安全便捷|只需抽血
何謂循環腫瘤 DNA (ctDNA)?
循 環 腫 瘤 DNA (circulating tumor DNA, ctDNA)是腫瘤細胞釋放到血液的DNA片段。以最新的NGS技術及專利cSMART檢測技術,進行ctDNA基因檢測,以瞭解癌症患者基因突變特性,可做為評估標靶藥物的選擇及監測腫瘤進程,供後續治療參考。
檢測的應用
治療前藥物的選擇》基因檢測能瞭解腫瘤細胞與標靶藥物相關基因 的突變情況,依據檢測結果,提供醫師參考決 定,您是否使用靶標藥物,以及選擇何種標靶 藥物。減少盲目用藥,造成不必要的開支,甚 至延誤治療的最佳時機。
治療中監測腫瘤進程,提早發現新發耐藥突變》僅需抽取靜脈血,即可幫助醫師在用藥前後對治 療效果進行動態監測,可監測腫瘤進程,並及時 發現耐藥突變以調整治療方案。
為何要做基因檢測?
根據國際權威——美國國家癌症資訊網的國際癌症治療指引《NCCN非小細胞肺癌臨床實踐指南》明確指出,癌症患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前,必須進行相應的基因檢測。

實際案例
某肺腺癌患者,經組織樣本檢測為EGFR 19del 突變陽性,服用肺癌標靶藥物「愛瑞莎 (Iressa)」一年後發生耐藥現象,再次檢測其細胞樣本,仍只發現EGFR 19del 陽性。經該患者同意抽取靜脈血接受非小細胞肺癌基因突變檢測,結果顯示EGFR 19del 和 T790M突變陽性。為進一步確認本檢測結果,抽取腦脊髓液進行檢測,結果在腦脊髓液中發現 T790M 突變。充分說明:液態活檢,可以避免腫瘤異質性導致的檢測結果偏差。

液態切片優勢
單一次的腫瘤組織切片檢查不能代表整個腫瘤的狀況,也可能誤導治療方案,而在液態切片活檢中,可發現主要的突變會比其他亞型的私有突變所占的比率來的高,故可避免治療選擇的偏差。
檢測適用於什麼對象?
初次診斷罹患非小細胞肺癌患者。
初次決定使用標靶藥物治療患者。
無法進行切片或手術取得腫瘤組織,但能提供靜脈血的患者。
治療過程中,希望透過抽取靜脈血做即時追蹤與監控治療成效之癌症患者。
標靶治療過程中成效不彰或出現耐藥性,需要重新制定治療方案的患者。
檢測優勢
安全便捷、只需抽血
》只需要抽血10 mL,檢測更安全、便利。
》尤其適用於身體狀況不佳、分期較晚或治療後 出現耐藥性的患者,無需活檢或手術取樣,抽取靜脈血即可
進行檢測。
美國專利、技術領先
》採用美國專利的檢測技術,涵蓋超過 100種單核苷酸變異(SNV)、插入/缺失突變(Indel)、融合突變(Fusion)
和跳躍突變(Skipping)等。
》高靈敏度:3/10000 檢測靈敏度有效識別低比例突變。
準確度高、靈敏度高
》提供準確有效的標靶藥物指引及動態療效監測,幫助醫師製定精準治療方案。
》血液樣本與組織樣本檢測相輔相成,通過高靈敏度及多樣本類型檢測獲取腫瘤全面突變資訊,為患者治療
提供多一份希望。
數萬例亞洲人大數據
超過數萬例檢測,為您提供更精準的檢測、更周全的服務。
此檢測能夠檢測哪些基因?
檢測流程
《肺癌鏢靶用藥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, TKI》
第一代 TKI | 艾瑞莎®Ireassa®/得舒緩®Tarceva® |
第二代 TKI | 妥復克®Gilotrif® |
第三代 TKI | Tagrisso®(AZD 9291) |